人民网银川8月20日电(张玫)当丝路驼铃声回荡在历史深处,闪着金光的雷锋头像伴随着雷锋号的隆隆汽笛声响彻在西部的天空……
近日,“发现最美铁路·重走丝绸之路”媒体团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迎水桥机务段银川运用车间,一同探访“雷锋号”机车组的前世今生。
30年3变 见证西北铁路快速发展
图左为蒸汽机车时代的“雷锋号”—前进2690,图右为如今的“雷锋号HXD3D-0035 (资料图)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迎水桥机务段的“雷锋号”机车命名于1989年5月,它成为全国铁路继“毛泽东号”、“朱德号”、“周恩来号”、“黄继光号”之后,第五台以人名命名的机车。伴随着兰铁机务人躬耕不辍的黄牛精神,这台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的名字命名的火车头已在西北大漠铁路线上安全驰骋了30年。
“雷锋号”机车组组建以来的30年中,先后经历了3次转型,从最早的蒸汽机车2690号到1995年以后的内燃机车3943号,到2001年2月的韶山3型电力机车5035号,再到2017年3月3日以后的和谐D3D型0035号,“雷锋号”见证了西北铁路科技快速发展的历程。
不忘初心 传承雷锋精神做好人开好车
时光穿梭,轮轨铿锵,“雷锋号”的汽笛声在历史空间嘹亮回响,直触心灵。
“做好人、开好车”是“雷锋号”机车组精神。步入而立之年的“雷锋号”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
“雷锋号”机车组司机郝杰在擦拭雷锋头像(张玫 摄)
“行车万里为人民 ,军民共同学雷锋”这两行粘贴在一面红色金丝绒上的金色字,是1993年2月6日“雷锋班”全体战士赠与“雷锋号”机车组的共勉词,也是西北铁路人正式成为“雷锋传人”的物证,更是他们在对精神与物质孰重孰轻深度思考后的坚定选择。
2014年至今,“雷锋号”机车组与北部战区“雷锋班”共为中卫市沙坡头移民小学、迎水桥镇小学赠送图书360册;为宁南山区贫困儿童捐赠学习用品价值1万多元;机车组成员无偿献血3400毫升;及时送还失主贵重物品价值近50万元,带动了一批铁路职工共同传承弘扬雷锋精神。
牢记使命 坚守标准保障安全运输生产
在1994年冬天的一个滴水成冰的极寒夜,凌晨1时左右,雷锋号第二任司机长李国宏利用出库前的短暂时间对前进型2690“雷锋号”蒸汽机车做“体检”,当他敲击前车钩底板时,一丝不易觉察的异常声音从耳边掠过。李国宏摘掉棉帽钻进地沟,打着手电筒,忍着如刀割面的寒风,把车钩底板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最后发现了弹簧箱左上角的一道裂纹,立即向调度汇报换车。
从那以后,李国宏给“雷锋号”机车组成员立了个新规矩:每次机车出库前,对走行部关键部件再敲击检查一次。几十年来,这个规矩在一代代“雷锋号”机车组成员严格的执行中,形成了雷打不动的常态化工作制度,有效提高了机车走行部质量安全系数。
雷锋号“标准化作业操”(张玫 摄)
无论是牵引客车还是货车、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好天气还是坏天气,“雷锋号”机车组成员的作业标准从不走样。
2018年“五一”劳动节过后的第二天,现“雷锋号”机车组党员司机贾建林在值乘7531次列车时突遇险情。利用标准化作业,贾建林及时防止了一起后果严重的行车事故,成为全段乃至全集团公司学习的榜样。
“30年前,原中卫机务段党委决定组建‘雷锋号’机车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大力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稳固思想道德基础,安心搞好安全运输生产,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亲历“雷锋号”机车诞生的张凤舞对记者说。
长期以来,“雷锋号”机车组成员坚持立足岗位学雷锋,成为宁夏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缕新风。而“雷锋号”,这一台嵌入雷锋精神的火车头,满载荣光,继续在西北大地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