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6月8日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时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三苏”中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又因生计艰难而躬耕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在人生遭受最严重挫折之时,其行为和诗文中,彰显出良好家风家教的影响。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这是苏东坡被贬黄州经过麻城时,对张县令沿道旁植万棵松并建亭以荫庇行人的美德的赞赏,同时对其“好德”没被传承下来而感叹,因而写《万松亭》诗记之。正如古语所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苏东坡的家风家教却是几代人传承不息的结果。
苏东坡良好的家风源于曾祖父苏杲、祖父苏序的“扶危济困”,也承继着伯父苏涣为官重德、父亲苏洵的“诗书传家”“志存高远”。在传承优良家风的基础上,苏东坡展现了读书正业、忠君爱民、孝悌友善的良好风貌。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苏东坡的家风美德,从曾祖至父辈,代代相传,承继有序。
“最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敬爱之。”这是苏东坡曾祖苏杲留下的美名。
“以节义自重,蜀人贵之。”这是与苏东坡同时代的前辈张方平对东坡祖父苏序的评价。
“为官端正,有美称。每为官一任,必造福一方,故离任后百姓皆思之,或以比汉循吏”,却因“平居不治产业,既没,无以为葬”。这是苏东坡伯父苏涣的政绩官声。
“诗书传家”“志存高远”。这是父亲苏洵给东坡兄弟的教诲。
苏家乐善好施、清白做人、志存高远、为政有德的良好家风,从曾祖至伯父、父亲,已渐次形成。
苏东坡深受良好家风的熏陶,形成了积极有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既承继着苏氏家族的遗德之风,又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个人的刻苦学习,不独文章锦绣,其旷达乐观、关爱民生、轻财重义、乐善好施的人格魅力亦昭示千秋。尤其在谪居黄州期间,无权无钱,尚能轻财重义拯救溺婴,献秘方救助疫情中的百姓,以“但令人饱我愁无”彰显其精神境界。仅此,便凸显出苏东坡良好的家风家教影响。
苏东坡曾祖未做官,但他乐于助人,将自己多余的财物毫不吝惜地施舍给乡邻,且“施而尤恶使人知之”。这种高尚的境界、友爱助人的风格,一直传承至苏东坡。元代白珽说:“眉州苏先生杲,老泉之祖,轻财好施,急人之急,孜孜若不及……后三苏以文章名天下。”
苏东坡的祖父因家境富裕,承继先父之遗风,亦乐善好施,且为人谦逊,在当地有声誉。“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苏君(序)墓志铭》中说其:“为人疏达自信,持之以谦,轻财好施,急人之疾,孜孜若不及。”
苏序生三子,苏洵最小。第二子苏涣于天圣二年(1024)进士及第而走上仕途,是苏氏家族中从政第一人。他为官端正,清廉自重,深受老百姓喜爱。祖父辞世,伯父返家居丧,苏东坡经常聆听伯父的教诲。苏涣无疾暴卒于利州路提点刑狱任所。因“平居不治产业,既没,无以为葬”。伯父为官,两袖清风,这对刚走上仕途的苏东坡无疑会产生好的影响。
苏东坡出生于父亲发愤读书之后,从孩童时代起,耳濡目染父亲的处世言行,受益良多。苏洵在《嘉祐集》自述:“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欧阳修在《荐布衣苏洵状》中说:“其人文行久为乡闾所称,而守道安贫,不营仕进。”在《苏君(洵)墓志铭》中说:“君善与人交,急人患难,死则恤养其孤,乡人多德之。”
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常戒苏东坡说:“汝读书,勿效曹耦(一般的人),止于以书自名而已。”她见年少的苏东坡亦有大志,欣喜道:“吾有子矣!”每称引古人名节常激励苏东坡说:“汝果能死直道,吾无戚焉。” 苏东坡自此欲学先贤,“奋厉有当世志”。程夫人尽力帮助族姻中孤穷者,为他们嫁娶振业,乡人有急者常常无偿赈济。司马光高度赞扬程夫人:“贫不以污其夫之为,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置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底于光大。寿不充德,福宜施于后嗣。”
苏东坡谪居黄州是无权的贬臣,虽看似无法体现“廉洁从政”,但在良好家风家教影响下,他能自觉做到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
他忠君爱民,轻财重义,少怀大志;为人坦荡,性不忍事,与人交往“尽言无隐”。尝言看不惯之事“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且“不顾身害”。当他仕途受到挫折时,仍然坚持自己的正信,不改初衷。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他仍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对于社会问题超乎寻常的关注,且以特殊的方式热心参与救助,乐善好施,急人所急,尽可能地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和百姓的事情。
被贬黄州而远离朝廷,对国家社稷仍十分关心。当听说官军收复失地,大破西夏军,苏东坡至为高兴,为之击节高歌。在《闻洮西捷报》一诗中写道:“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在给朋友李公择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苏东坡谪居黄州,因薪俸断绝,为保证家中不断炊,曾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一百五十钱。但人口多,生活仍难以为继,必须躬耕自食。在此境况下,他仍同情人民疾苦,急人之所急。当黄州瘟疫流行,他将自己从朋友处得到的“圣散子”药方无尝献出,救百姓于疫病之中。当得知黄鄂间有溺婴陋俗时,他立即发起救助。苏东坡的以人为本、乐善好施,深入血脉。而《赤壁赋》中所表达的处世和取舍态度,则是他清白做人、涵养深厚的自白。可以看出,曾祖的美德,祖父的旷达和高风亮节,伯父“忠信孝友,恭俭正直”的为官之道,父亲质直忠信、轻财重义,母亲的凛然气节,诸多优良品质在苏东坡身上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这样的苏东坡,千年来受人敬仰;这样的家风家教,与时代要求又如此契合。
元丰五年(1082)五月,四川绵竹武都山道士杨世昌自庐山来黄州看望苏东坡。
七月十六日夜,苏东坡与杨道士等从临皋亭坐船溯江而上,径直游到赤壁之下。清风轻轻地吹来,江面上波浪不兴,几个人在船上饮酒诵诗,雅兴颇浓。过了一会儿,月亮从东方升起,在吴越一带的上空徘徊着。月光下蒙蒙的水气浮在江面上,水光月色连接在一起。小船在江面上自动地漂流,苏东坡顿时感觉到自己如同脱离了尘世的仙人一般。于是举酒属客,尽情地欢乐着。放下酒杯,苏东坡拍打着船的边沿唱起歌来,歌词是:“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划破水月交映的江面啊,船在流动着月光的江面上逆流而上。我的心怀念着遥远的地方,我所眷念的人在天的那一边。”杨世昌依着苏东坡的歌声吹起箫来,那箫声呜呜咽咽,好像是含着幽怨,又好像怀着恋情,好像是轻轻哭泣,又好像低声诉说。
苏东坡不明白杨道士吹出的箫声为何如此凄凉,于是心情怅惘地扯直了衣襟,端正地坐着,问客人为什么要这样?客人说在此想起了三国赤壁大战的故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我们泛舟的江面,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这一带山环水绕,一片苍翠,这不是曹操被年轻的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年的曹操原是一代英雄,现在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天地之间寄托着短暂的生命,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粟米,哀叹自己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能同明月一起万古长存。但我知道,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借助箫声,把心里话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之中。
面对着杨世昌道士的伤感,苏东坡借助大自然的变化,如江水的流逝,月亮的盈虚以及风声月色来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无常的。变与不变就看你站的基点如何。说变,万物都在变;说不变,万物都不变。那么这个世上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其主,假如不是自己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要拿。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你想享用它,没有谁来阻拦禁止你,你想享受尽管享受,它永远不会枯竭,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贵财富,我和你可以尽情地享用它。
苏东坡富有哲理的一席话,让杨世昌听了高兴得笑了起来。于是,他们重新对饮。主客们在船中又从悲转乐,酒喝尽了,菜吃完了,于是你枕着我,我枕着你,躺卧在船中,竟然不知道东方已经天亮了。
苏东坡回到家中,以这次与杨道士等人月夜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作为题材,写出了千古绝唱《赤壁赋》。
三抄《汉书》
苏东坡谪居黄州的初期,朱载上为黄州教授,朱为舒州桐城人,喜欢作诗,常有奇句。
一日,有客在临皋亭与苏东坡闲聊,随口吟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苏东坡一听,觉得此诗颇有回味,便问客说:“此诗何人所作?”客对以黄州教授朱载上,苏东坡称赞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翼日,苏东坡拜见朱载上,一番交谈之后,遂以为知己。自此,二人往来密切,常以诗文唱和。
一日,朱载上到临皋亭回访苏东坡,典谒已达姓名,但就是不见苏东坡出门迎接。朱载上心中纳闷,不知是何原因。又过了一会,朱载上因等得有些疲倦,便想离去,只是姓名已递,又不能随意退回。
正在左右为难之时,苏东坡从屋内走出,一边连声抱歉:“让朱先生久等了。”一边说明原因:“近来适了些日课,失于探知。”
二人坐定,说完了其他的话,朱载上问道:“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苏东坡回答说:“抄《汉书》。”朱载上感觉奇怪,又问道:“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抄耶?”苏东坡说:“不然。某读《汉书》,至此凡三经手抄矣。初则一段事,抄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
朱载上起身请教说:“不知先生所抄之书,肯幸教否?”苏东坡乃命老兵就书柜内取一册递给朱载上,朱载上看了半天,不解其义。
苏东坡说:“足下试举题一字。”朱载上如其言,随机挑选一字,苏东坡应声,一连口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朱载上又随机挑选几字,苏东坡依然口诵不绝。朱载上佩服得五体投地,良久叹曰:“先生真谪仙才也。”
他日,朱载上对其子新仲说:“苏公治学尚且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耶!”新仲后又尝以是教诲其子朱辂。
东坡遗爱
伫立望原野,
悲歌为黎元。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二首》(1080年)
十年栽种百年规,
好德无人助我仪。
《万松亭》(1080年)
心困万缘空,
身安一床足。
《安国寺浴》(1080年)
放臣不见天颜喜,
但惊草木回春容。
《闻洮西捷报》(1081年)
诗老不知梅格在,
更看绿叶与青枝。
《红梅三首》(1082年)
平生寓物不留物,
在家学得忘家禅。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1082年)
努力莫怨天,
我尔皆天民。
《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1083年)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东坡》(10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