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确保教师“为谁培养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那么,如何确保师德师风永葆时代特色、持续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三个加强”。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要想师德师风建设不跑边、不流于形式、不弄虚作假,就必须订立较为科学的制度和规矩,形成师德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
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实施方案》《教师行为规范十不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考评细则》《师德师风承诺制度》《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家校协调沟通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渗透了思想铸魂的引领机制、内外结合的激励机制、多方联动的协同机制、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科学严格的惩戒机制、狠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有效地规范了教师的行为,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职业理想。
二是加强搭建平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师德师风建设要想有效果,必须借助一定的平台、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搭建理论学习平台。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定时间、定内容的学习,如《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如每年举行一次师德论文评选和交流活动;重点学习教师群体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结合社会、身边的热点对照学习等。总而言之,在学习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升形象、增强爱心。
搭建结合互动平台。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教学科研工作、学校党建工作、家校共建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这些不同的结合,充实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扩大师德师风建设的外延,让师德师风建设有厚度、有深度、有新度、有温度、有效度。
搭建“联”字活动平台。师德师风建设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走联动之路。一是结对联手。学校可采取党员老师与非党员老师、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干部与普通教师三个类型的结对,通过心灵的沟通,活动的参与,成果的分享,提升师德。二是多头联动。畅通教育局——中心学校——学校的联动渠道,及时布置和完成好相关的任务,如学期初的专题教育、暑期的教师集训、学期末的师德考核等等,做到有布置、有督查、有整改、有效果;实行制度、计划、方案——具体活动——考核之间的联动,做到制度、计划、方案从实际出发,活动真抓实干,考核严格运用,坚决去掉弄虚作假、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实行中学——小学——教学点之间的联动,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教研活动契机,就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沟通交流,取长补短,查漏补缺。三是内外联合。主要是学校聘请政府工作人员、家长、乡贤等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监督员,使教师在校外亦必须把师德师风牢记在心中,不可任性、不可失态。
三是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师德师风建设落地见效。师德师风的好坏,平时要监督好、记录好,学期或年终考核时结果要运用好。对于师德高尚的老师,在任职、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大力弘扬正能量。实践证明,考核是有效的,它能约束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的行为,规范我们的言行,自觉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教师在每一次的自评和他评的过程中,能不断明白自己应该做的要求,也会反思自己应该怎么做,这就是一种无形的自我考核效应、无形的自我加压。只有长久敬畏师德师风,永葆师德师风建设的初心,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踩底线,不触红线,不碰高压线,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作者系罗田县九资河中心学校副校长)(记者王新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