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从市作家协会获悉,近两年,全市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其中,抗疫、脱贫攻坚、防汛救灾、红色记忆等主题文学创作成果丰硕,全市近1000名作家共创作各类高质量文学作品约6000个。
抗疫文学作品佳作迭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作家共创作抗疫文学作品约5000余篇,市作协共编发8期抗疫主题专辑,择优编发作品300余篇,向省作协等平台媒体推荐100余篇,部分作品被省、市媒体配乐制作成有声作品播出。柳长青的《小区战“疫”那些天》发表于《人民文学》;郑能新的《我在疫情期间》《“疫”期散记》等作品被《清明》《长江丛刊》采用;陈章华撰写文学剧《我的乡村我的亲》搬上舞台;杨文斌的《人在疫中》收入《抗疫者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脱贫攻坚主题创作影响广泛。市作协和黄冈日报联合开展“好有味杯·黄冈脱贫攻坚故事”征文活动,收到作品500余篇(件),评出获奖作品22篇,并召开了座谈会。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荆楚作家走乡村”“体验美丽乡村 寻找黄冈好人”创作采风活动,省市部分作家两次走进英山、麻城,创作了一批文学作品和电视专题片,挖掘胡保兰的脱贫致富故事等一批佳作,陆续在省级以上媒体推出。
防汛救灾主题创作不缺席。2020年汛期,黄冈作家积极行动,参加一线防洪排险,同时,利用休息时间创作了一批文学作品,市作协微信公众号特制作了6期“防洪排险·黄冈作家在行动”专题,推送60余篇诗文佳作。孙建勇的人物通讯《不脱白大褂 加穿红马甲》在《人民日报》上发表。
红色主题文学创作持续推进。市作协和各县市区作协持续开展了红色主题的文学创作活动,市作协主办了“追寻红军足迹·重温红色记忆”;黄冈作家到麻城开展红色之旅文学采风活动,走进“英山牛背脊骨红军战场遗址”,团风县作家走进“胡家山、杨家湾·寻访革命遗迹”;黄梅县作协组织重点作家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成立纪念地大河镇吴祥村采风,相继创作出一批红色作品。(李维 杨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