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中实现更大作为、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更大贡献,是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在黄冈“十四五”起步之时,如何实现“两个更大”?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主引擎。人大代表闻静认为,应该从引进高端人才,创新发展思路,坚持科技引领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切实转变人才引进观念,着重引进契合黄冈发展方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积极推动教授回乡“千人计划”,为黄冈“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要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创新、商贸物流产业创新、制造业产业创新、科技产业创新、旅游产业创新等各种形态的创新方式,提升黄冈软硬实力。要切实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对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要素与产能,吸引各类科研力量进驻黄冈设立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不断孵化创新企业,为县域群体性创新创业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撑,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培植市域、县域经济发展新的科技增长点。
人大代表胡晶建议,要立足实际,锚定目标,担当有为。从基层工作方面来讲,要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一摘四不摘”要求,落实好过渡期政策。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推进适度规模生产经营,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和转化利用,积蓄乡村振兴的产业动能。要着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连片连线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承载好乡村振兴的乡愁记忆。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兜牢乡村新征程中的民生底线。
政协委员李果表示,要在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上下功夫,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强产业强支撑,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着力建设一批产业强镇强村,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要在推进农村宜居宜业上下功夫,统筹城乡路、网、电、信、气、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水利灾后重建“3+N”工程,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要在推进农民富裕富足上下功夫,加强脱贫村和脱贫人口的就业、产业帮扶,做好帮扶的政策衔接和平稳过渡。引导农民主动融入特色产业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政协委员曾晓玲建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要加快推动黄冈全域旅游的发展,扩内需、促消费、提信心。要做大产业融合格局,要从“旅游+”转向“+旅游”,建设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推动产业振兴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要做活“文化+旅游”文章,提升疫后文旅竞争力。我市文化元素众多,资源丰富,只要扎根其文化厚土,潜心研究,细心打磨,一定能够打造出精品之作,获得社会和市场的认可。要做实“智慧旅游”体系,拓展疫后旅游业辐射力,以现代新技术为旅游业发展赋能,既“强身健体”,更能“如虎添翼”,焕然一新,真正助推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张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