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时间之轴,完美刻下了疾控专家戴本南33年来的成长历程、奋斗足迹、奉献之歌。
危急关头,他是黄冈第一个挺身而出的权威专家——
——2003年,非典肆虐。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当年4月5日,黄州区人民医院报告了一例疑似“非典”病人。当人们提到“非典”二字就谈虎色变,戴本南没有退缩,主动冲上了与疫魔短兵相接的最前沿。
在这场与死神的殊死搏斗中,戴本南是市疾控中心第一个到达现场与病人零距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人。
——2008年,汶川大地震。
他是我市首批赴四川灾区救灾的卫生防疫队队长。
当年汶川大地震那份让国人刻骨铭心之痛,也让戴本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向单位递交请战书,并作为首批黄冈市赴四川灾区卫生防疫队队长赶赴灾区。
在四川汉源县灾区,他主动承担了难度最高、责任最大的疫情监测和乡镇防疫工作。在灾区30多个日日夜夜,他带领队员冒着余震和泥石流,风雨兼程、废寝忘食地工作,在汉源县30多个山路崎岖的乡镇进行了三个来回的督查检查,及时发现和扑灭10多个传染病疫点,实现了汉源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戴本南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领队员们出色地完成了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他的鼓舞和影响下,全队10名队员中,有6名队员火线入党。曾与他一起在灾区奋战的麻城市疾控中心梁志辉深有感触:“我工作了10多年,不如跟他一个月学的多。”
——2015年,湖北省首例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出自黄冈。
他是新发传染病防疫战场上的带头将士。
4月23日,罗田县报告湖北省首例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上午9:00接到疫情后,戴本南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奔赴罗田。由于是新发传染病,在省里没有相关预案的情况下,为了及时控制疫情暴发,戴本南和同事们连续十几天都熬到凌晨三四点,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终于有效控制住疫情蔓延。
——2016年,黄冈遭遇特大洪涝灾害。
戴本南是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消杀负责人。面对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他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首位。
在4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作为消杀工作负责人的他,带领消杀队员穿着工作服,肩背50斤的喷雾器,一遍又一遍地喷洒药水,不让脚下的土地沾上病菌侵袭。
2019年登革热和2020年新冠肺炎,他是我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带头人......
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服务!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发传染病和形形色色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戴本南没有丝毫畏惧,在疾病防控工作第一线,用“挺身而出”、“奋不顾身”淋漓尽致诠释了一名疾控卫士的坚定信念和高贵品质,彰显了当代疾控人的精神风采。
危情时刻,他是黄冈第一个身先士卒的疾控卫士——
提起艾滋病,人人谈“艾”色变。
1996年,戴本南监测发现了我市首例艾滋病感染者,是全市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第一人。
在多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他总是一马当先,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创造性推出“四联帮”管理模式。2011年,针对各县市区对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方式的不同,为比较分析管理效果,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艾滋病感染者医学管理模式,提高对艾滋病感染者管理的依从性,落实好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他向省卫生厅申请了“农村地区艾滋病感染者医学管理模式研究与探讨”课题,对全市三种不同方式管理的艾滋病感染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综合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县、乡、村、病人家属“四联帮”管理模式,在全市大力推广应用。
广泛性开展高危人员检测。带领科室人员开展性从业者、同性恋、吸毒人员、性病患者等高危人员艾滋病检测工作,深入娱乐场所开展涉性人员干预工作,深入车站、码头、工地、工厂、社区、乡村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经常走访慰问艾滋病病人,与患者交心谈心、交朋结友。
正是在以他为首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下,我市在全省多次获得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奖牌。
危难时刻,他是黄冈第一个敢挑重任的技术骨干——
刚走上工作岗位,戴本南就被安排在工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在没有人指导的困难环境下,独挡一面开展工作。
一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专业理论巧妙地融入实践;一面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在实践中摸索积累经验。在很短的时间内,戴本南就挑起了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担,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987年,麻城市中驿乡发生钩体病流行。
单位指派戴本南独自前往调查。当时,刚刚参加工作的他一无人指导二缺乏实际经验。
开弓没有回头箭!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他结合实际情况迅速制定调查方案,走村串户,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查明这是一起稻田型钩体暴发,并及时采取了灭鼠和疫水消毒等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蔓延。事后认真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撰写了《一起稻田型钩体病暴发调查分析》,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1988年8月,黄梅蔡山发生了一起霍乱大流行。
霍乱,就是俗称的“发人瘟”。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这是当时黄冈境内发生的最大一起传染病,传染人数多达100人。疫情之大、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前所未有。
戴本南作为第一批应急队员赶赴疫区,担负流行病学调查任务。不怕脏、不怕累,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他从疫水中取样,用棉签从300多名病人接触者的肛门采集了大便样品。连轴工作加上不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过度劳累引起了胃痛与发热,领导让他回家休息,他仍未停止手上的工作。
“这是难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我能坚持。”就这样,他在疫区一待就是两个多月,直至疫情调查处理完毕。
——2017年,助力黄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戴本南作为全市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负责人,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每天起早贪黑,奔走于城市中每一处“脏、乱、差”的环境,城乡接合部积存的垃圾杂物、地下通道的卫生死角、居民区的生活垃圾处......这些人们走路都要绕道的地方,却是戴本南和同事们每日都要检查处理数遍的工作环境。
从白天到深夜再到人们熟睡的凌晨三四点,戴本南带领同事们仔仔细细、反反复复检查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成功为我市拿下国家卫生城市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一名普通专业人员向技术能手、技术骨干、全市权威专家逐步成长,也从一般工作人员逐渐走向中心副主任的领导岗位。戴本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保护人民健康”的奉献之歌,向党和人民群众交出了一分合格的答卷。
无论是哪一场疫情战斗,身为党员的戴本南敢挑重任、勇于担当,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工作经验,始终带头奔赴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凝聚起攻坚克难、众志成城的强大正能量,赢得了领导和同事深深的信任。
黄冈市卫健委副主任、市疾控中心主任戴纯清由衷感慨,“把工作交给他,我们放心。”
这份信任与放心,有闪亮的荣誉为证:多年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和年度考核优秀等次、1998年被评为全市抗洪救灾先进个人、1999年被评为湖北省麻风病防治先进个人、2003年被评为黄冈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卫生系统赴四川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1年被黄冈市卫生局授予“黄冈疾控卫士”、2017年被黄冈市卫计委授予“黄冈市创建国家卫生城特别贡献奖”,2020年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
这份信任与放心,有耀眼的社会兼职为证:他被聘为国家卫生应急专家库成员、中南五省规划免疫协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预防医学会第二届疫苗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北省预防医学会第七届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营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湖北省第二届健康促进与控制吸烟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黄冈市医师协会副会长等学术团体职务。
这份信任与放心,有戴本南的铮铮誓言为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我是一名从事疾控工作33年的老疾控人,做好疫情防控,保护人民健康是疾控人的本分和职责。我会坚守好初心,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这份信任与放心,有全市800多名疾控人的奋斗为证:像戴本南一样,他们虽然不在临床一线,却和新冠肺炎病毒面对面拼力“交战”;他们所在的是一条隐形的“战线”,面对的是看不见的“敌人”;他们发挥党员冲锋在前,在任务重、责任大、风险高的岗位上奋勇前行,践行共产党员初心;他们让病毒无所遁形,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他们就是黄冈“疾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