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以来,长江流域连降暴雨,长江黄冈段水位长时间承受超警戒线高水位压力,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市医疗保障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市委组织部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部署要求,第一时间成立防汛应急突击队。该局退役军人殷治军、陈勇、吴鹏、杨锂踊跃报名参战。
殷治军:洪水不退,我们不退
“殷治军,你媳妇医院上班,又有2个孩子在家无人照顾,要不你回去,防汛的事情就交给年轻党员来。”选派殷治军加入突击队,局领导有些犹豫。
“我是一名退伍老兵,自己内心一直有着一份使命感,无论何时,若有战,一定上。洪水不退,我们不退!”他坚定地说道。
巡堤的路上,妻子打来电话,“你安心上堤防汛,家里的事情有我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更加坚定了老殷守堤的决心。
汛情就是战场。殷治军和同事们每次轮值8个小时,每小时需要在1公里多的责任堤段来回巡走,一次轮班要行走近16公里。深夜班,中途难免人困马乏,他总会想办法帮助大家鼓舞士气,讲自己当武警时执行大项任务的经历和趣闻,帮助大家保持清醒。白班时,他主动和大家分享自己总结的巡堤经验,“巡堤不要满足于跑趟趟,一定要仔细观察,堤脚因路基不平有积存雨水时,一定要格外留心……”
陈勇:冲锋是军人最好的姿态
今年2月,陈勇按照市医疗保障局党组安排,加入市防疫指挥部物资保障组,从事全市疫情防控物资收发工作,奋战近3个月。妻子是市妇幼护理部主任,农历腊月廿九他主动请缨上了一线,女儿送回了老家,直到黄州解封。
回顾此段经历,陈勇说得有些轻描淡写,“从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大学校走出来,为了人民,向前冲锋才是最好的姿态!”战“疫”号角未息,防汛战鼓擂响,老兵继续勇往直前。
每次,他带领小组巡堤,接班去得最早,交班前清点物资装备走得最迟。7月14日,突击队查巡到3处渗水隐患。他严格按照“66533”的要求,进行报备处置,做好巡堤记录。
自此,但凡下雨,雨中“隐患堤段”定会有他的身影。由于过度疲劳,痛风的老毛病在大堤上经常发作。大家都劝他多休息,他却总是边吃止痛药边和其他队员一起日夜坚守、风雨同行。
“宁可多走,也不留隐患。多看看,多查查,心里才踏实。”一步一个脚印,陈勇用心用情守护干堤安全。
吴鹏:传承家族防汛抗洪不屈精神
防汛抗洪对于居住在黄州城沙街的吴鹏来说,已经成了家族记忆。从1954年到2020年的66年里,吴家人一直坚守在抗洪巡堤的一线。
吴鹏听父亲说:1954年,爷爷就在这个堤上,肩挑背扛,打着赤脚与洪水搏斗;1998年,大水来袭,父辈们也上了堤。今年,洪水再度袭来,服役14年,从部队转业回来的他,在江堤上接过接力棒,站在了防汛的最前线。
7月18日上午,大雨滂沱,吴鹏穿着雨衣和队友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巡堤,负责从长圻廖(东湖泵站)至长江粮站段值守。
全长1.2公里的这条路,每天他至少要走六趟。顾不上雨水汗水和湿透的迷彩服,巡堤间隙,吴鹏笑着说:“父辈们的精神,深深的影响了我们这代人,我要把这种精神好好的传承下去,只有守护好大堤,才能守好小家。更何况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使命责任扛上肩,不忘冲锋勇向前。”
与江共生,接力战汛,在吴家人心里,守护家园,是他们流淌在血液里的职责和使命。
杨锂: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是天职
在少雨的北方服役整整11年,特别是在新疆的7年,杨锂最大的感触就是干燥多沙,少雨多风。
入梅以来,黄州城没完没了的雨,让杨锂有些不适应,甚至有些发愁。每看到江河水位猛涨,大堤长时间超警戒水位,他更是心急如焚。7月,他加入局防汛突击队,24小时吃住在大堤上,从梅雨期到入伏天,骄阳下、风雨中,他和队友们一遍一遍地仔细查巡大堤每一个角落。
巡堤间隙,杨锂经常顾不上休息,主动和参加过1998年抗洪的村民请教,了解巡堤查险常识,学习识险排险方法。
杨锂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党员,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就是天职。只要不辜负组织和老百姓的期望,再累再苦也值得。”
从战“疫”到战洪,同样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是直面生死的考验。在危机关头冲锋上阵,英勇奋战,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军人对信仰的坚守,彰显了医保为民良好形象。(刘静 熊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