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尊老爱亲,厚养薄葬。”走进堵城镇刘塆村,一幅醒目的农民画展现在眼前,通过质朴的线条、色彩和生动的故事描绘出新时代新农村的文明新风貌。
堵城镇是著名的农民画乡,有着曹旺生、陈继光、杜细又、马艳荣等一批优秀农民画家,创作了多幅脍炙人口的农民画作品。
近年来,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移风易俗,缔造文明新风,堵城镇巧妙将农民画传统文化与之相结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群众思想观念,厚植文明底色。
千米墙绘,打造文化风景带
墙绘是农民画的独特舞台,也是进行移风易俗教育的重要阵地,无论是四层楼高的巨型画卷,百米院墙的连续画卷,都能够通过生动的故事描绘与简洁的语言概述,传递出时代的正能量。
在堵城镇刘塆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边的一条进村主干道,入目望去,移风易俗、共同缔造、乡村振兴、清正廉洁等各种类型的农民画琳琅满目,据了解这条道路是刘塆村主打的一条文化景观道,共绘有1600平方米的农民画,由该村著名农民画家杜细又绘制,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能够与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机构相结合,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在堵城镇老街村,又有一番别样的风景。中国梦大型墙绘,通过反映群众精神风貌的画面,展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方面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墙绘,以24字着手,一组词句一幅画面,生动而形象;还有勤俭节约、乡风文明、廉洁文化等类型的农民画墙绘,各具表现力。以上累计960平方米的农民画,绘制在滨江广场、集贸市场等群众集中的活动场地,在教育群众树立新风貌、建设新农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画课堂,传承文化接力棒
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农民画以其写实的手法、夸张的线条、饱满的色彩吸引人的眼球。堵城镇将农民画的传承作为一种重要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以学促变,通过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培育,从小朋友抓起,传递文明新风尚。
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马艳荣农民画工作室,整合全镇农民画家成立画样年华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时机,组织农民画课堂,邀请有志于学习农民画的未成年人前来学习。按照一节课一主题的要求,在七一、国庆等重要节点,组织“童心向党”“共庆华诞”“文明城市”等主题的农民课堂,依托画笔,将孩子们心中美好的想象转化成写实的画面,从而起到教育一位小朋友,影响一个家庭,改变一个塆组的作用。
与堵城镇小学开展合作,将农民画搬上美术课堂,每周由青年农民画家马艳荣开展一堂专题授课,实现一至六年级700余名小学生的教育全覆盖。
作品展播,拓展文化教育广度
农民画是一个动态的创作过程,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节点,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为实现实时教育,提升农民画的教育广度和影响力,堵城镇通过“线上+线下”双重渠道,进行主题作品展播,有效提升教育效果。
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墙面上悬挂着十几幅装裱好的农民画,这是以廉政为主题,收集的农民画作品。“流火七月,红日下,渔夫在莲池间一筐接一筐地捕鱼,寓意在党的领导下,清亲的社会环境,人民安居乐业,传递了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的美好祝愿。”农民画家马艳荣的作品《莲中有鱼》生动形象;还有《常照镜子》《掩耳盗铃》等作品,通过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角度,教育党员干部要常怀感恩之心,检视自身,廉洁从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与此同时在“千年堵城”微信公账号,也推介了农民画作品展,将画里的寓意和故事传递给千家万户。
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往往与此地的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以农民画传统文化,旧瓶装新酒,以传统方式描绘时代新风,正是堵城的探索尝试。传承不休,创作不止,未来我们将用画笔讲述更朴实的故事,阐释更深刻的道理,建设更美丽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