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徜徉在对面墩汉墓遗址博物馆,穿越千年历史时空,与文物对话探秘邾城古迹;
当你坐在书香四溢的遗爱湖书城,手捧一本心爱的书籍静心品读;
当你漫步于美轮美奂的黄州遗爱湖公园,品味以东坡诗词命名的十二景区;
当你走进金碧辉煌的黄冈黄梅戏大剧院,欣赏阳春白雪莫斯科交响乐;
当你来到气势恢宏的黄冈博物馆,接受一场千年黄州的文化熏陶;
当你行走在改造一新的老旧小区、换代升级的集贸市场、被打通的断头路上,享受到越来越美的环境;
当你踏上临空经济区各大项目建设工地,看到那如火如荼的施工场景……
你一定会感受到,文明已逐渐浸润为黄冈最温暖的底色;体验到日新月异的万千气象所带来的满满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多年来,我市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在创建文明城市全过程,始终围绕“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根本宗旨,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内外兼修,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幸福指数。
打造城市品牌,树起文明新坐标
黄冈从哪里来?你可以到黄冈对面墩汉墓遗址博物馆走一走,探寻黄冈之根。
2020年12月29日,黄冈市对面墩汉墓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在汉墓遗址上建立的博物馆,位于中环路东段北侧,处于黄冈“城市之根”——邾城遗址范围内,2017年8月启动建设,整体外观为3层具有汉代文化符号及元素的仿古风格建筑。
博物馆通往汉墓遗址的通道被命名为“时空隧道”,由汉文化墓室色彩的青砖叠砌而成,展有“镇馆之宝”——东汉三翼龙座九连青铜灯,为国家一级文物。
穿过“时空隧道”即是对面墩汉墓的全貌。2002年,由于建设中环路,省、市文博单位联合抢救性发掘,清理出距今约2000年的东汉土圹砖室墓3座,出土金、铜、玉、陶瓷等各类珍贵文物161件(套)。对面墩汉墓一号墓是我国江南保存最好的汉代砖室结构建筑成熟期的代表作,湖北仅此一例。
“我今天才知道,邾城又称禹王城,始建于春秋,是我们黄冈的城市之根,人文之魂。爸爸,我的作文有素材了!”家住三清国际华城的郭爸爸带着上初一的女儿在博物馆门前拍照合影。他说,黄冈人节假日又多了一个好去处,这种精神滋养令人无比愉悦。
钢筋水泥是城市的骨架,文化和生态则是城市的根和脉。市委书记刘雪荣指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要达到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还应展现每个城市的特色之处。
“一部湖北史,半部黄冈书。” 2000多年历史的眷顾,积淀了黄冈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我市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和生态资源,以城市特色创品牌,树起文明新地标。
——以生态为底色,让幸福的味道,飘散在共享绿色成果的甜美笑容里。
市委、市政府14年久久为功,将一座污水横流的臭水湖建成华中最大的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公园,成为黄冈人的城市会客厅、诗和远方。
今年春节,遗爱湖公园入园游客高峰期达8万人次,创开园以来历史新高。梅园暗香浮动,花枝招展。大人在自拍,孩子在嬉戏,幸福洋溢在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上。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市坚持保护一城山水,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
沿着江堤休闲漫步、娱乐健身,一直是黄冈市区几十万居民的梦想。如今总投资2.62亿元的黄州城区长江岸线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7月开园,市民的“生态长江、自然江滩、休闲绿地”梦想即将变为现实。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10多年实施“东扩北进、跨河发展”的城市战略,赢得临空经济区建设新机遇,市区将从遗爱湖时代走进白潭湖时代,迈向巴河时代。
——以文化来增色。让幸福的味道,浸润在深厚文化底蕴的精神力量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上下5层、面积达6500平方米的黄冈遗爱湖书城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单体新华书店,围绕“图书+”和“文化+”,打造集图书服务、文化交流、艺术展览、产品发布、学习培训、生活美学等于一体的多元空间。运营一年多来,开展“新华关爱”“战役发声读书会”、朗读者等活动460余场,累计覆盖3万人次。去年,遗爱湖书城被评为“全国标杆大书城”。
曾在广州、杭州等城市生活过的黄冈师院教师高巧说,前几年因工作需要回到黄冈,一直渴望市内有一座高水平的书城,可以带孩子前往,遗爱湖书城满足了她和家人的日常阅读需求。
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我市相继建成了黄冈博物馆、大别山地质博物馆、黄梅戏大剧院、遗爱湖美术馆、苏东坡纪念馆、红梅馆、幽兰馆、爱莲馆、紫竹苑等一批文化艺术场馆。新建的位于临空经济区的八大综合馆也即将投入使用。
好的环境和氛围犹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市民们赞叹:这些免费开放的场馆,是市委、市政府送给市民的最大福利。在这里,市民能够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享受艺术的盛宴,静静地与历史长谈、与宇宙对话、与自然沟通、与艺术交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自然而然、不知不觉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
下足绣花功夫,扮靓城市颜值
坑坑洼洼、破损严重的主干道全部刷黑硬化,拆除违建,新建绿化带和休闲锻炼区,改造后的赤壁街道办事处四海小区焕然一新。广场上的休闲健身设施齐全,其间一些老人或健身、或聊天。72岁的卢林香老人对前来调研的市长邱丽新说:“我很满意。老旧小区改造后,我们的生活环境大变样,都愿意出来走走!”
创文是目标,惠民是目的。我市始终从群众需求出发,一年一批项目稳步推进,持之以恒补短板,下绣花功夫提高人居环境。
一边是早就铺好的沥青路,一边却是大坑连小坑的泥巴路,黄州涵晖北路这段数百米长的断头路曾让附近居民出行十分不便。随着工程机械的日夜施工,不久,这条断头路将全线贯通,建成通车。
为解决“行路难”,3年来,我市贯通中环路东段、苏林等6条“断头路”。
为解决“如厕难”,我市开展厕所革命,建成一大批标准化的城市公共厕所、交通厕所和旅游景区景点厕所。
为解决停车难,黄冈城区2020年新建改造停车场15个,施划停车位16406个。
为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改造农贸市场。龙王山集贸市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造前灯光昏暗、污水横流,改造后有洁净的过道、干净的地面、标准化的摊点,还可实现肉禽来源追溯、智能监控、电子化结算等。群众评价:“手机一扫,商品来源一目了然,跟在超市一样,买得放心。
一个一个工程,一个一个项目,一笔一笔投入,聚沙成塔,日拱一卒,积小胜为大胜,向着创文胜利进发。
一城之美,美在人居环境,更在于优美的政务服务环境、营商环境。
“原以为要跑回去一趟,没想到在这里两分钟就搞定了。”2月5日,武汉市民乔木子在黄冈市政务服务中心成功办理社保卡异地申请激活业务。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郭鹰介绍,我市政务服务努力实现“一门全办”“一网通办”“一事联办”“一次办好”,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其中,在全省首推个体工商户“无人工审核”登记服务,实现“智慧秒批”。对工业投资项目“先建后验”,落实惠企政策资金3783万元。
将民生事项纳入创建重点建设项目。3年筹措资金50多亿元,推进6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使城市从内涵到外延实现了提档升级、全面进步。
大力实施洁化、绿化、美化工程,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2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36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186个,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30多处。
大力实施秀水工程、畅通工程,市区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07%;推进道路管网建设及配套工程,延伸、增加公交线路13条,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舒心、更放心。
融入社会治理现代化,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
阳春三月,走进黄州“网红小区”——江岸名都小区党员先锋站,顿时感到温暖又温馨,书籍、电脑、绿植、茶几、烤箱、照片墙等一应俱全。
这里是党员活动室,也是居民的会客厅和孩子们的“四点半课堂”,更是将文明创建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相结合的生动实践和点滴见证。
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研究出台了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去年7月,我市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坚持统筹兼顾,我市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落脚点,将文明创建融入到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强基础、补短板,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将基层治理从社区延伸到小区。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城乡居民小区党组织建设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意见》,着力建立健全“社区大党委+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
翡翠一品小区有55栋住宅楼、2742户4600多名居民,是黄冈市区规模最大、入住户数最多的小区,也是近几年居民投诉最多的小区之一。“小区各种事情多,单靠物业公司的力量很难解决。”居民说。
2020年起,翡翠一品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决定成立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下设法治宣讲、读书、摄影、健身等24支专业队。下沉党员根据各自专长分别担任各服务队队长,居民有相关兴趣爱好可自愿加入。
“从疫情值守到整治违建违停、教学广场舞,都有人参加。”下沉党员、黄冈师范学院老师韩冰清是文艺活动志愿队队长,她说:“志愿服务队一举两得,党员引领、居民参与,小区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
亮相、发声、管事,党员干部下沉居住地小区,每月至少开展4小时志愿服务,实现“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化常态化,为社区(小区)治理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和力量支撑。
按照党员下沉要求,坚持市区一体原则,依托长江云,在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信息平台上个性化设置党员下沉模块,通过这个模块,发布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党员下沉活动和时长,助力下沉党员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工作。
截至目前,市直机关7200多名党员下沉到各小区,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及时发布志愿服务项目,参与庭院大扫除、“十乱”现象集中整治、文明劝导和创文创卫宣传单发放等志愿服务活动。
不仅在城区,在农村,文明+社会治理也风生水起。
“红星之家”储蓄正能量,“文明积分”积攒好风尚,“爱心时间银行”增加群众获得感。黄州区长圻蓼社区在2019年7月成立“红星之家”志愿者服务队后,在推广垃圾分类、推进环境治理、开展卫生评比上,着眼于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转习惯、以习惯化新风的“积分制”治理模式,让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小积分”也赢得社区治理、文明实践行“大效应”。如今,建设美丽家园,争做“卫生文明户”,在长圻蓼村已然蔚然成风。
文明,塑造城市内涵;创建,延展城市外延。此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市上下一心,以干比拼抢闯的姿态,不忘“两个提升”创建初心,下足绣花功夫,建设内外兼修的现代化新黄冈。(本报记者 沈红星 瞿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