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粮食……如今,绿色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倡导和日益普及的新时尚。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主题为“低碳生活,绿建未来”。记者走进社区、走上街头,探访“绿色低碳”的理念如何转化为市民的行为习惯。
“低碳生活”
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不是一句口号,得先从我和家里人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市民胡爱林表示,低碳生活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就能随时随地节约能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用淘米水洗菜、浇花,节约用水;家里的东西坏了,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会轻易丢弃,尽量让它再发挥作用……”
“用家中的厨余垃圾堆肥,可以减少家中垃圾量,又可以让垃圾变成有机肥料,用在家里的花花草草上。洗澡水还可以接着拿来洗抹布、拖地。”市民何英说,勤俭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要正视自身需求,改变生活习惯,不一味追求“新”,这样既能省钱,又能物尽其用。
胡爱林说,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希望大家都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出行
公交、自行车安全便捷
“我初中的时候从课本上了解到‘低碳生活’以及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那时起,我就逐渐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大学新生刘鑫说。上初中后,父母给刘鑫买了一辆自行车,整个初中三年,他每天都是骑自行车上学放学。初中毕业后,刘鑫进入黄州区一中读书,因为学校和家的距离较远,他选择乘坐5路公交车出行。“乘坐公交上下学,不仅便宜、便捷,还很环保。”
“今天你又是骑自行车来上班的吧!”早上,何焱来单位上班,同事就和他打起了招呼。家住珠明山社区昆仑东湖一号的他,在宝塔大道上班。每个工作日的早上,他骑自行车穿过美丽的遗爱湖畔,15分钟左右就到达单位。这样的日常出行方式,他坚持了很多年。何焱说,他从2013年开始骑行,海南、厦门、川藏都留下过他的身影。2019年,他开始骑车上下班。“骑车上班,我不仅欣赏到遗爱湖的风景,还锻炼了身体,可谓是一举两得。”
如今,在大街小巷,处处可见骑电动车、共享单车、自行车,搭乘公交出行的市民。
群众的积极参与,低碳生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守护绿水青山,保护生态环境,渐渐变成大众的自觉。在社区,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让小区的生活垃圾量少了,环境更美了;在公交站台,低碳交通、绿色宣传随处可见,动员着社会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