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宇是天津大学的一位大二学生。他利用暑期自愿到长江大堤武穴办事处下关阶段参与防汛。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体会很深。他用自己独特地视角扫瞄着防汛一线的,这将是他进入社会前的一大收获。
陈俊宇说:在这过去的一星期里,我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在武穴办事处下关哨所参加了4天防汛。哨棚以西1000余米的长江干堤,便是我们每天守护的防线。尽管梅雨季节早已过去,长江水位也在持续缓慢下降,但是应武穴市防汛指挥部的要求,社区参与防汛的党员群众依然留守在大堤上,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看到了领导干部的调度有方身先士卒,也看到了普通群众的团结一心吃苦耐劳。
防汛中的国家干部
我身边的国家干部有两位,一位是武穴办事处人武部长陈锦芬,另一位是处机关干部潘俞。凑巧的是她们二位都是女同志,也正是这两名女同志,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无论何时见到陈锦芬部长,她都是一身绿色的迷彩服,显得精神干练。了解到她的日常作息时,我先是大吃一惊,继而肃然起敬。白日里,她要操心武装部的征兵工作,晚上还要回来巡堤。第一班0点,第二班2点,第3班是早晨8点。虽然我没有亲历过,但是夜间穿过树林的风声一定令人战栗。背水坡树林里的毒虫都在夜间活动,甚至会有蛇穿过堤面。我不知道她晚上3点多回来能否入睡,也不知道晚上仅仅4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否充足,我只知道她用女性柔弱的肩膀,顶起了组织交给她的重担,为下关哨所的全体防汛人员树立了榜样!
潘俞姐姐这四天里一直照顾我,是我最熟悉的人。1995年出生的她还是个小姑娘。像她这个年龄的所有女生一样,怕晒黑,怕长胖,工作之余喜欢逛街。来到堤上,她的主要任务是和陈锦芬部长倒班。陈部长不在的时候,她就负责带队巡堤。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出四次。她巡堤的大多数时间,太阳都在使劲浑身解数炙烤着大地。在太阳的暴晒下,尽管戴了草帽,抹了防晒霜,她的脸依然被晒脱一层皮。晚上九点才回宿舍,大概也是不能出去“快乐”的。这样看来,唯一称心如意的事情就是不必担心长胖了。
防汛中的社区干部
我认识的社区干部也有两位,下关一棚的胡均明书记,下关二棚的张在林副书记。和国家干部比起来,他们在基层打磨多年,更加老成持重,也有各自独特的风格。
胡均明书记很和蔼亲切,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之前汛情还很严峻的时候,湖北卫视的新闻记者来做防汛工作调查,对他进行了专访,其中长达四分钟的片段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作为书记,他是下关防汛前线的总负责人,一切工作都在他的安排下顺利进行。在一次巡堤过程中,潘禺姐姐在江堤的迎水面发现了一处疑似管涌的地方,他立刻开车带着我们前去查看。直到发现这是阳光在波纹上反射造成的,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张在林副书记我只见过寥寥数面,但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他常常说俏皮话,但是不失其权威性,在管理方面尤为严格。他命令队伍白天不许进棚,巡堤时必须依次排开,不许靠近说话。也许就是这样的复杂性格,造就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防汛中的普通群众
在这次志愿者经历中,我见过了许许多多的普通防汛群众,下至十八九岁的青年,上至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们吃住都在堤上,不分白天黑夜地轮班。
他们每天在移动板房里或者棚下坐着,到了出任务的时间便集合出发。他们有着吃苦耐劳的品质,吃大锅饭,住拥挤的板房。大热天不能洗澡,每天穿着硌脚的靴子去巡堤;他们也会在闲暇的时候坐在一起讲故事,讲荤段子,抱怨点啥,或者在阴凉的树林里慢慢走拖延一点时间,显得很可爱。
每次我拿着相机摄影的时候,他们都会想看一看;问过我的年龄,总能够联想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起了疹子,询问干部能不能报销医药费;傍晚吃过饭,扎堆坐在并排停靠的电动车上吹吹风,看风景。他们身上有着优秀的品质,也有世俗的成分,一起在这艰苦的条件下守护大堤,一晃也有快三十天了。换做是我,仅仅是不能洗澡这一条,就让我望而却步了。
党员干部起带头引领作用,这些普通群众才是防汛的主要力量。有了宣誓墙上那一个个名字,我们才能安心的生活在这片脚下的土地上。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们内防湖区,外防长江,防汛工作做得如此之好,是因为有效率的国家体制、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领导干部的指挥引领、人民群众的众志成城!长江干堤上的一座座哨棚,是我们武穴市最靓丽的风景,是人民心中最靓丽的风景!